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,大家总是都会想到新年和端午节!说起端午节的特点,大家总是都会想到粽子与龙舟!下面是由我们给大伙带来的初中端午节里的活动作文5篇,让大家一块儿看看!
初中端午节里的活动作文1
“5月五,是端阳,插艾叶,带香囊,吃粽子,撒白糖,龙船下水喜洋洋。”每当听到这首儿歌,我就想起了端午节。
端午节是国内民间的传统节日,在每年阴历的5月初五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起来要回到战国时期的楚国。当时楚国有一位士医生叫屈原,他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医生。他倡导授贤任能,章明法度,但遭到了小人的嫉妒诋毁,被楚王革职流放。后来,秦国挥兵南下,攻破了楚国的国都。屈原听到消息,悲愤欲绝,虽有心报国,却无力回天。于是他在公元前278年的5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。楚国人怀念屈原,担忧鱼虾吃掉屈原遗体,就把米饭包起来,投到江里,让鱼蛟虾蟹吃饱了,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。为了纪念屈原,大家把5月初五这一天定为“端午节”,也成“诗人节”。大家在这一天不只包粽子,还举行龙舟比赛。这一抚慰忠灵的风俗世代相传,直至今。
端午又称重五,很多风俗也与“五”这个数字联系在一块。用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无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、手腕或足踝上,称长命缕。各家要插“五端”: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。南方过端午节要吃“五黄”:黄鱼、黄瓜、咸鸭蛋黄、黄豆瓣包的粽子、雄黄酒。无论南方北方,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“王”字,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。
每年的端午节,奶奶都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。我最喜欢吃肉馅的粽子,每次我都能一口气吃三个。再过两个星期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,奶奶说今年要包更多的粽子,送给我的小伙伴吃,好期待啊!端午节,你快快来吧!
初中端午节里的活动作文2
在我非常小的时候就非常期待过端午节。诱惑的粽子被人垂涎三尺,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,里面包豆沙或枣子的陷。米有的透明,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,四角倔强的翘着,可爱极。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水,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。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,满嘴便充满米香,再咬一口,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。馅儿甜甜的,有米,这种甜也不腻;米中融入枣或豆沙的香甜,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我常常吃得满嘴“小胡子”,母亲见笑我只“大脸猫”。我却不在意,嘿嘿一笑,用舌头舔舔米粒,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姥姥。
姥姥会笑着看着我,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,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。那时姥姥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小孩,分外疼惜,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姥姥做的香包。这类香包各式各样,在我记忆中,好像没重样儿的。姥姥那时手还非常巧,会做非常多种图样。有小鹿、老虎、蛇、壁虎的;也有太阳、月亮、星星的;还有的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。他不管做啥,就像什么,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,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。
虽然我并不如何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,但那无疑我那时的最好装饰品。犹如天花乱坠。小姨看着我,笑我臭美。我才不管她怎么说,依旧“孤芳自赏”,跑去母亲面前玩。
目前物人非,我穿过金色的童年,慢慢长大,表弟已经七岁,姥姥也过世很长时间。大家家端午节的风俗只剩下“吃粽子”。没姥姥香包的保佑,我依旧平安的成长着,一天又一天。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,越临近端午,越这样。
怀念我亲爱的饰物——姥姥充满爱意的香包。
初中端午节里的活动作文3
阴历5月初五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。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,如:端五节、端阳节、午日节、女儿节、诗人节、龙日等等。
端午节的风俗有不少,各具气质。在这一天,大家可以吃粽子,赛龙舟,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,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,悬菖蒲,用于驱蚊蝇,净化空气。
端午节也是爱国节。
春秋时期,伟大诗人屈原告诉皇帝要加以防范,以防被秦国所灭。昏庸的皇帝不认可。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怀抱大石投江自尽。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,万舟齐发,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,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。
而今天,在端午节的这个日子里,我看着母亲在包粽子,心血来潮,也想尝试。我学着母亲的样子,第一把叶片和糯米洗干净,加一点盐和生抽搅拌均匀,用两张大小不一的竹片叠在一块,折成一个漏斗型。可万万没想到,我的漏斗有两三个洞,米一直不停地往下掉。母亲见状,在旁悉心教会我。我开始做得非常顺利,可到后来我的糯米又放多了,叶片如何也压不住。母亲语重心长地教会我:‘’舀一勺米放在漏斗里,不要太多了。‘’我根据母亲所说的做,果不其然,一个结实的粽子就做好了,最后用绳子捆紧。看着那有模有样的粽子,我开心得手舞足蹈,心中的开心之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。
端午节是传统节日,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,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,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,无不是寄托古时候人民的美好情感与心愿。
新年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,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,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筹备!大家也要向屈原学习,做一个爱国的少先队员。
初中端午节里的活动作文4
今天是阴历蒲月初五端午节。是纪念屈原以身为国捐躯,跳进汨罗江的日子。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。大家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,投放到汨罗江里。并且大家也要吃粽子、咸鸭蛋,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,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,大家还要举行赛龙船。这不,大家一家人携带姥姥、舅舅、舅妈、小表妹往江津中山古镇观望赛龙船。
经由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,大家来到了举办赛龙船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。因上午下雨,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船改在了下战书。父亲见我对赛龙船非常感喜好,便滔滔不尽地为我吓?起来:赛龙船是端午节的一项要紧流动,在国内南方十分时尚,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,已流传两千多年,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。赛龙船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。,舟长通常为2030米,每艘舟上约30名划手。有26个划手,1个舵手,2个鼓手,还有1个喊号子的。我似懂非懂地址了点头。
下战书,大家走出客栈,来到了河边。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。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光,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。大家走过了石桥,继承向前走往
哇!望到龙船啦!表妹鸣道。真的是!你望,龙船的颜色各不相同:鲜艳的红、明亮的黄、黯淡黑和清爽的蓝。原来,龙船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。
大家刚一来到河边,划手们就登场了。喝,一个个都很强壮。并且不一样的龙船上的人都穿着打扮不同颜色的背心。请参赛选手进座!裁判员用扩音器鸣道。划手们根据序号坐好地方。123!出发!
顿时,鼓声大作,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遍,响彻云霄。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。紧接着,舟慢慢地移动起来徐徐地,徐徐地,每条舟都愈加快,宛若漂浮在水面上望不出来一丝波纹。徐徐地,徐徐地红色的龙船慢慢地超越了其它龙船。玄色的龙船显然是体力不足了,落后于其它龙船。啊,只剩下30米了,25米,20米,红色龙船远远领先,蓝色龙船又追遇上来,两条龙船不相上下。10米,只剩5米了!呀,蓝色龙船领先了。最后我不说大伙也了解:蓝色龙船赢了。蓝色龙船的划手们下舟后,都拥抱在一块,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。望完迸?,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风景如画的中山古镇。
我感觉今年的端午节最好玩、最有趣。因为这一次的端午节让我领阅到了民俗风情。
初中端午节里的活动作文5
端午节是国内要紧的传统节日之一,它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——屈原。在那一天,大家把包好的粽子扔在汨罗江里,为了预防屈原的身体被侵蚀,另外,大家在河上赛龙舟,各式各样的活动,分外的热闹。
今年的端午节也是不例外,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,迎接端午节的到来。大家家呢,奶奶早早地起床,整理了一番,便到河边去打仍沾有露水的艾叶,我也瞎凑合,帮忙烧水,等奶奶打好了一大捆的艾叶回来,便直接放到热腾腾的水里,继续烧,等着烧开,艾叶的香味在水蒸汽的氤氲下,散开了,满屋子淡淡的清香,甚是舒爽。
就如此,艾叶出锅了,晾了片刻,奶奶便开始修剪艾叶顶端折断口,修剪完毕,终于开始包粽子了,我在一边看着,奶奶挑选四片艾叶,两片垫底,两片加固,双手将它们圈成圆锥形,一手捏着,一手去舀事先筹备好的糯米,再加一颗我最爱吃的大红枣,手抖一抖,让米分布均匀,用多出的艾叶盖住,包紧,一个粽子就这么包好了。我在一边看的手痒痒,也想试一试,奶奶欣慰地笑了:“难得你有如此的心啊,目前会包粽子的人愈加少了,都买现成的,哪有自己包的美味啊。”说着,奶奶便教我怎么样选取艾叶,怎么样包扎,手劲使多大,不包不了解,包好一个粽子学问多着呢!
粽子包好了便可以下锅了,经过两个多小时,香喷喷的粽子便出锅了,尝一口,黏而不腻,甚是爽口。每年端午,“倔强”的奶奶都会亲自包粽子,父母怕她麻烦,让直接去超市买,奶奶一直都不想,在她眼里,这是一个传统,传统怎可丢弃?
在过去,每年端午节,大家都会举办活动,包粽子,赛龙舟等等,一块儿欢度传统节日,伴随时间的推移,大家好像都慢慢开始淡忘传统,生活质量的提升,科技的进步,机械生产愈加常见,包粽子也变的机械化,愈加少的人亲自包粽子,都直接去超市里买现成的,好像已经忘记了包粽子本身的意义。包粽子本身无可厚非,但在这背后,值得大家去考虑。
目前,韩国把端午节列为自己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国人愤恨同时,也应该考虑深思,到底是哪些原因致使如此的结果?传统是财富,大家应当去其糟粕,取其精华,真诚地继承和发扬。
每年端午节,我都只吃奶奶亲手包的粽子,它有一种别样的味道。